宏基因組學(Metagenomics),又稱元基因組學。以特定生境中的整個微生物群落為研究對象,采用高通量測序技術,獲得環境微生物基因組信息總和,以研究環境微生物的群落結構、物種分類、系統進化、基因功能以及代謝通路等。宏基因組測序技術促進了微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,并加速了微生態科研進程的深度研究。
1. 環境樣本:土壤5-10 g,污泥/沉積物5-10 g,水體-濾膜過濾至有可見覆蓋物,糞便3-5 g,血液10 mL;
2. DNA:總量 ≥ 1 μg,濃度 ≥ 10 ng/μL,OD260/280=1.8-2.0并確保DNA無降解,無污染;
3. 送樣管務必標清樣品編號,管口使用Parafilm膜密封;
4.樣品保存期間切忌反復凍融,送樣時使用干冰運輸。
1. 環境樣本:土壤5-10 g,污泥/沉積物5-10 g,水體-濾膜過濾至有可見覆蓋物,糞便3-5 g,血液10 mL;
2. DNA:總量 ≥ 1 μg,濃度 ≥ 10 ng/μL,OD260/280=1.8-2.0并確保DNA無降解,無污染;
3. 送樣管務必標清樣品編號,管口使用Parafilm膜密封;
4.樣品保存期間切忌反復凍融,送樣時使用干冰運輸。
16S測序和宏基因組測序有什么區別?
① 測序原理不同
16S測序是將提取好的微生物基因組DNA,通過對某一段或幾段高變區序列(V4區或V3-V4區)進行PCR擴增,建庫后進行測序。
宏基因組測序則是將微生物基因組DNA隨機打斷成300-500bp的小片段,在片段兩端加入測序接頭,然后進行測序。
② 物種鑒定深度不同
16S測序得到的序列很多注釋不到種水平,而宏基因組測序則能鑒定微生物到種水平甚至菌株水平。
③ 研究目的不同
16S測序主要研究群落的物種組成、物種間的進化關系以及群落的多樣性。宏基因組測序在16S測序分析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基因和功能層面的深入研究(GO、Pathway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