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信息
1. 實驗準備
樣品制備:準備目標蛋白質和潛在配體(如小分子化合物或生物分子)的溶液。
標記:通常需要對其中一個分子(通常是蛋白質)進行熒光標記,以便跟蹤其在溫度梯度中的遷移。
濃度系列制備:制備一系列不同濃度的配體溶液,以構建劑量響應曲線。
2. 實驗操作
溫度梯度建立:將樣品溶液置于MST儀器的特殊試管中,在試管的一端產生溫度梯度。
激光照射:使用激光照射樣品溶液,產生溫度梯度。
熒光檢測:通過檢測熒光標記分子在溫度梯度中的遷移,記錄熒光強度的變化。
3. 數據分析
數據收集:收集不同濃度下的熒光強度數據。
計算親和力:使用軟件對數據進行擬合,以計算結合常數(Kd值),這是衡量分子間相互作用強度的一個重要參數。
結果解讀:根據Kd值和其他相關參數來評估分子間的結合特性和動力學。
應用領域
藥物發現:評估小分子藥物候選物與靶標蛋白的結合能力。
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:研究蛋白質與其他蛋白質、核酸或小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。
抗體篩選:篩選針對特定抗原的高效抗體。
表征分子復合體:了解分子復合體的形成和穩定性。
注意事項
樣品質量:確保使用的蛋白質和配體樣品具有良好的純度和活性。
濃度選擇:合理選擇配體的濃度范圍,以確保可以獲得良好的劑量響應曲線。
實驗條件:控制實驗條件(如溫度、pH值等),以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重現性。
NEWS
新聞動態service
科研服務18537125967